球王会官网手机版APP授权:销售
全国咨询热线:029-82523966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电机电气 > 同步电动机
同步电动机

46岁创立格力 20年做到千亿市值 董明珠的伯乐 为何淡出无人知

时间: 2025-04-21 21:10:47 |   作者: 球王会官方体育app下载安装

  

46岁创立格力 20年做到千亿市值 董明珠的伯乐 为何淡出无人知

  ,众所周知,这是格力空调广为人知的广告语,提到格力,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董明珠。而他一手提拔了这位“格力女王”,从一个小厂长到集团创始人,他经历了怎样的商海沉浮,为何如今却几乎无人知晓?

  1945年,朱江洪出生在广东珠海的一个农民家庭,家中非常贫困,那时的珠海,还是一个人口不到10万小城市,和如今的繁荣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
  珠海和澳门毗邻,看着对面澳门的繁荣,朱江洪也想着走出去看一看,他没选像同龄人那样早早辍学出去闯荡,而是下决心好好读书,通过学习走出去。

  1965年,20岁的朱江洪考上了华南工学院,也就是如今的华南理工,在大学里,朱江洪依然努力学习,不受外界的影响,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。

  在毕业分配的问题上,由于种种原因,老师告诉他只有广西和贵州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,在朱江洪当时的认知里,广东和广西属于两广,于是他就去和老师沟通,最好能去广西,老师在听了朱江洪的想法后,最终他被分配到了广西百色的一家生产起重设备的工厂--百色矿山机械厂。

  朱江洪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,但是他工作的时候十分喜爱动脑筋,经常能发现生产中的一些弊端,及时的帮助厂里规避掉风险。渐渐的,提的能力被厂里的领导发现,把他提拔为了一名技术员,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,后来又把他放到了质检员的位置上。一步步的,他又成为了车间主任,科长。

  1982年的时候,厂里实行民主选举厂长,结果朱江洪以全票当选为新一任的厂长,新官上任三把火,他要通过个人的管理,使厂里的效益有一个质的提升。

  由于他的工厂是给矿山做设备的,生产工序是一环套一环,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,就会影响后续的生产安排,所以,要确保生产的万无一失,设备的正常运转。

  其中最难控制的就是钢材的问题,钢材的类型有很多种,但是看起来却都差不多,经常会出现用错钢材的情况,于是朱江洪就从钢材下手,要求员工做好检测,标记,分类储存的办法,没多久,效果就显现了出来,大大的提高了厂里机械设备的无故障运行率。

  解决了生产的问题,剩下的就是想着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的问题了。那个年代,信息不发达,没有很好的方法把自己的产品更好的推销出去。朱江洪苦思冥想,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。

  他把厂里的产品材料,还有获得锦旗的照片放在信封里,寄给想合作的厂家,一共花了几百元,就把客户联系了一遍。如果客户没有回信,他还会继续寄信,时间长了,就有一些客户前来咨询产品,渐渐的,销路就打开了。远的卖到了西藏,一时间,工厂的名声在外,有了边陲一枝花的称号。

  正当工厂走上正轨,准备继续发力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事,对朱江洪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

  1988年,朱江洪的父亲从珠海去看他,由于当时受交通,通讯条件所限,到了他那里用了9天的时间,这件事情当时看着日渐年迈父亲跋山涉水来看他,再联想到自从工作以来,自己18年都没有回家过过春节,顿感愧疚,就萌生了强烈的想回家的愿望。

  上级领导听了他的想法以后,也是表示十分理解他,就同意了他调回珠海老家的想法,前提是,在他离开前,必须要给工厂物色一个可靠的接班人,确保朱江洪离开以后,工厂不会重走老路,在完成了交接以后,他就回到了珠海。

  珠海的国资委看了朱江洪的履历,很是高兴,当时的珠海已经被划为了经济特区,急于把有管理经验的人充实到企业当中去,于是把他分配到了珠海的冠雄注塑厂当总经理。

  去到新的单位后,朱江洪发现,这家企业还不如之前在百色得厂有生机,在百色的工厂时,是活干的好没订单,而这里是不光活好不好,还没订单。

  由于紧临澳门,再加上厂里效益不好,又没有订单,工人们经常在工厂里斗殴打架,去倒卖澳门过来的香烟,本来厂里还有一个长期合作做电视机大客户,最后由于质量服务的原因,把客户给得罪了,客户一气之下,直接把生产产品用的模具给要了回去。

  朱江洪深刻的知道,工人们之所以出现散漫消极怠工的情况,归根结底还是因没有活干完成的,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  于是朱江洪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亲自登门,去找那位长期合作的大客户去道歉,给人家说好话,要回了模具,并在第一批产品做好后,晚上9点多骑着自行车给客户送了过去,就这样,才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。

  凭借着朱江洪踏实,认真,正直的性格,他也赢得了客户们的信任,并得到了领导的器重,准备给他加一加担子。

  当时珠海国资委旗下,有一个企业叫海力空调,效益一直上不去,而朱江洪在冠雄注塑厂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,就让他兼任了海力空调的总经理,这也是后来格力的前身。

  朱江洪平时就更加忙了,两个企业之间来回奔波,这样一个时间段,他有个想法在心里冒了出来,心想能不能把两个公司合并,听了他的想法,珠海国资委也是一拍即合,当即就同意了,两个厂合并以后,他确定了往后的发展趋势,就是准备向空调行业进军,并正式把合并以后的企业叫做格力集团。

  1991年11月18日,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确立了目标,朱江洪并没有急于实施,因为他深知,想要把企业做好,就像盖房子一样,首先要把地基打牢。

  由于之前的冠雄注塑厂的员工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空调这个行业,他就决定全厂停业培训,练好本领再出发。

  在格力初创时期,有一次由于工厂缺一个配件,得去香港买,买到配件后,为了节约开支,再加上也是身上真的没钱了,朱江洪就决定扛着百八十斤的配件,步行前往两公里外的车站,刚开始走个100米停下来休息一下,到后来20米就要停下来歇一歇,要知道,当时46岁的他已不再年轻了,最终就这样一步一步把这个铁家伙扛到了车站袋回了珠海,从这件事就能够准确的看出,老一代的企业家,在企业创立初期,也是舍身去干的,的确是不容易。

  渐渐的,随着一切慢慢向好,格力也走向了正轨,当时国内的空调市场一片向好,产品一度供不应求,而当时格力只有一条生产线,并没自己的技术,所以零配件都是买来再进行组装的,就是开足马力,用上吃奶的力气,一年也就是2万台的产量,想引进生产线,可是苦无囊肿羞涩。

  于是朱江洪带领着他的团队,改造了生产线,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机制,从那年的正月初三一直干到炎热的8月份,中间没有停过一次,硬生生把当年的产量干到了12万台。

  赚到钱以后没多久,空调市场紧接着又迎来了一个爆发期,厂子上上下下摩拳擦掌,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,而这时朱江洪却给大家头上泼了一盆冷水,给格力踩下了急刹车!

  因为随市场上对空调的需求量与日俱增,各家生产空调的企业也是加班加点生产,而朱江洪却发现一个问题,虽然市场上空调品牌很多,但是大大小小都存在着不同质量上的问题,格力也不例外。

  他没有像其它厂家那样,急于抓住这波市场红利加大生产,而是决定停下来几个月,全体员工共同来改进空调的质量,员工们集思广益,发现了400多个问题,并且针对这样一些问题逐一进行解决,才又恢复生产。

  很快,朱江洪的决定就证明了他的前瞻性和预判行。市场上各个品牌的空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上的问题,他们的修东西的人更是忙的脚不沾地。这样一个时间段,人们发现,在这些空调品牌中,格力空调居然没有质量上的问题。一下子,格力空调就在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,再次抢占了先机。

  后来,格力进行了股份制改革,加上自有的2亿资金以外,他们又筹集了2亿的资金,1993年,一期的生产线年底,格力的年生产空调数量已达到了百万台。并在1996年成功上市。

  朱江洪不仅在管理经营企业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,在识人用人方面,眼光也是相当的独到。他提拔了销售员出身的董明珠做为他的继任者,事实上,董明珠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,把格力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,如果说董明珠是千里马的话,朱江洪就是她当之无愧的伯乐。

  到了2012年朱江洪退休的时候,格力的市值已达到了1000亿,他也被人们公认为是“格力之父”。

  回顾朱江洪的整个职业历程,让人见识到了老一代企业家吃苦耐劳,艰苦创业的不容易,而他离开格力时也是清清爽爽,没有额外拿过格力额外的奖金,更是令人敬佩。

  朱江洪的故事,也给后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,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,值得人们去借鉴学习!

标签: